口述:东岳庙→金穗大道东
点击标题下方蓝字“新乡学院”
点击右上角“...”
点击“设为星标⭐”
小新每天都会飞奔到你身边!
春风几度情,回首奋进路
——档案馆开展口述档案采集工作
岁月无声,历史有痕。为留存新乡学院历史记忆、挖掘文化内涵、传承新院精神,档案馆创新工作形式,大力开展口述档案建设。口述档案内容丰富,直观生动,表现力强,在记录学校办学历史和成就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去年9月档案馆曾邀请韩兴宇、穆鸿富两位老校友到馆座谈并留存了口述档案(新闻链接点这里)。近日,为进一步开展口述档案建设工作,档案馆安彩英、周曙光又再次联系了穆鸿富老先生,多次登门拜访,携带录音录像设备,针对学校历史上重要事件对这位建校早期的老校友进行了深入访谈。
近日采访录像截图
穆鸿富先生不仅是1953年河南省新乡师范学校初师班毕业的老校友,而且先后两度回到学校做教师工作。特殊的经历使他对母校更多了一份感情。虽然年近九十,但他思维敏捷、记忆清晰。档案馆通过与穆老先生多次电话沟通,介绍采访目的、内容、方式,从而确定了采访提纲、访谈内容和采访时间。在得知学校的意图后,老先生非常热情地接受了采访。他提前做了精心准备,手绘出当年学校布局图、列出讲述提纲,对于记忆模糊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等查找资料,联系老同学进行核实,接受采访共录像271分钟,录音达453分钟,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,确保了访谈质量。
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,穆鸿富老先生娓娓道来。通过他深情地讲述当年在学校学习和工作的亲身经历,我们了解到与共和国同龄的新乡学院在跌宕起伏、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对国家、对社会、对学校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,他们对学校发展矢志不渝、呕心沥血、潜心教育的情怀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,他们是新乡学院历史的重要书写者,也是新院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。老校友对学校建设早期的艰难曲折和学校建设具体细致的讲述,与其他老档案互相印证补充,对我们更深入挖掘新院红色基因,更丰富全面地展示学校历史,更好发挥“让历史发声,让文化浸润人心”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过,“治理国家和社会,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,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”。挖掘校史资源,弘扬校史文化,记录、整理、宣传学校文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档案馆将以此为发端,继续做好口述档案采集、征集、建设工作,持续访谈老新院人,更完整记录个人与新院成长的历史瞬间、先进事迹和奋斗经历,我们还将深入挖掘整理今天奋斗中的新乡学院人事迹,让新乡学院历史和新乡学院精神历久弥新,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。
往期推荐
投稿邮箱 xxxyrmtzx@163.com